来源于:设计院平台
发布时间:2017-07-29
点击量:165次
“管理培训生”,又简称为“管培生”,是企业“以培养公司未来领导者”为主要目标的特殊项目。企业通常招聘应届大学生或具有管理潜质的年轻人,并集中各种资源,在相对短的时间内,综合运用包含面授、轮岗、辅导等方式,快速、系统、全面的培养企业未来管理人才。
“管培生”也是各大成熟企业吸引和招聘人才的重要途径。然而,企业现在却越来越头疼——为培养管培生倾注了大量时间和心血,花费了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效果却不甚理想,管培生流失严重,最后胜任管理角色的更是凤毛麟角,说好的未来领导呢?
与此同时,管培生自身也是怨声载道:
“管培生就是公司给员工画的一个大饼。”
“管培生一开始是天之骄子,后面就无人问津。”
“管培生就是学而不精,拔苗助长。”
“说好的管理岗位呢?”
……
为什么企业在管培生项目上出力不讨好,颇受诟病?问题到底出在哪?我们通过大量的客户项目和调研发现,企业在管培生培养方面往往存在以下问题:
目标和定位不清,盲目跟风
不少企业对管培生存在错误的认知,认为一旦有了管培生,马上就会有未来的管理者,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,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。还有一些企业一旦在管培生项目上受挫,就把管培生项目一竿子打死,扬言“管培生无用论”,并停止招聘和培养管培生。更有大批的企业看到别人有管培生项目,自己立刻跟进,扛着“管培生”的旗帜去竞争优秀的人才,营造优质的品牌形象;而一旦看到别人停掉了管培生项目,也立刻效仿。
事实上,管培生的概念既不能被神化,也不能被妖魔化,而要有正确的认识。管培生项目旨在为企业甄选和培养具有潜质的未来领导人才,需要纳入企业的整个人才管理体系,统一统筹规划和发展,确保管培生不会和企业的高潜人才培养、现有的管理类人才发展相冲突,并且以终为始地从管培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出发,差异化地为培养出来的管培生配备合适岗位,做到人有其岗,人适其岗,而不是“徒有其饼”。这些在设计管培生项目之初就要考虑清楚,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。
选拔重经历,不重潜力
在管培生筛选之初,候选人过往的背景、在校经历、实习经历等可以作为参考,但不能作为唯一的衡量和选拔标准。不少企业在筛选简历时往往遵循这样一个规则:非名校不招聘,非学生会干部不考虑,以至于仅仅看到候选人过往的“光鲜经历”,或者因为花俏的简历而“一叶障目”,发现招进来的候选人并不合适。那么,对于工作经历如“白纸”,却头带各种“光环”的候选人,选拔时到底应该考察什么?怎么测?怎样快速有效地测?
我们认为,管培生选拔应该考察和测评他们的潜力。评估一个人的潜力在过去是难上加难,正如古诗有云,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”。而如今,借助科学客观的测评工具和方法,潜力完全可以快速高效地测出。
我们通过大量的客户案例发现,管培生应具备这些潜质:
Agility
敏捷
Ability
准备度
Aspiration
抱负
我们建议,可以使用在线测评工具,一方面快速锁定高潜人才,另一方面优中择优:怡安翰威特AP Reasoning(逻辑推理能力测评)在线工具采用电脑自适应模式和具备高效度的测题,高效、准确、可靠地从大批量的候选人库中,锁定高潜人才;采用怡安翰威特AP ManagementTM(管理能力测评)以及ADEPT-15TM(自适应性格测评)在线工具,全面评估候选人的性格倾向和未来发展潜力,做到优中选优。怡安翰威特管培生研究结果表明,ADEPT-15TM其中有5个维度专门用于发现人才的成长性和可塑性:精通性、谦逊度、自知性、进取心和掌控性。
虎头蛇尾,后劲不足
管培生的筛选固然重要,但是比起后期的培养和落地,前期的投入只是沧海一粟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,管培生往往是一群被过分关注,又特别孤独的群体。他们从来不缺愿景和激励,只是在漫长的培养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,怀疑自己,他们更加期待有明晰的定位和有市场竞争力的待遇。很多企业在管培生项目实施中大多会虎头蛇尾,或者后劲不足,导致有的管培生对未来越来越茫然无知,最后流失。有的管培生在坚持的过程中,如果看不到希望,就会草草给自己找个“坑”先待着,这就有违我们设计的初衷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,管培生有几大担忧:轮岗时由于身份尴尬,不会留下,业务导师是否会把我当做自己人?轮岗时蜻蜓点水,如何快速熟悉核心业务?未来的目标岗位会不会从外部招人?
因此,培养方案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定位,如何合理管理期望值,如何规避揠苗助长和虎头蛇尾。
扶上马没有送一程
管培生经过山重水复,终于修成正果,最终定岗后,似乎大功告成。然而,不少企业发现,管培生定岗后往往遇到一些列问题。典型案例如,这些通过管培生培养通道火箭提拔上来的年轻管理者发现,自己的下属比自己司龄和年龄都长、经验也更为丰富,如何处理好与这些“老前辈”的关系,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是他们面临的挑战。有些老员工对这些“毛头小子”不服,有抵触情绪,甚至频出难题,让新上任的管培生屡屡碰壁,不利于工作开展。
因此,企业要协助管培生,在定岗后帮助他们快速适岗,并帮助协调相应的资源,“扶上马,送一程”。比如说,企业可以让新上任的管培生做一些立竿见影的项目,树立威信。在团队融入方面,企业如果明确知道管培生会定岗到某一个岗位,要提前做好铺垫,帮助他们提前培养与上级、下属之间的感情,增进了解。同时,企业还应当针对性地给即将“出库”的管培生适当的培训,比如说提供《非权责影响力》的课程,让他们学会如何与比自己资历、年龄大的老员工沟通和相处。
企业需要管培生,管培生也能够成就企业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。管培生培养绝不仅仅是企业吸引人才的招牌,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,而应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,需要高管、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的共同支持。企业只有从设计、筛选、培养和定岗的各个环节通盘考虑,避免上述弊端,那么培养优秀的领导人才指日可待。
怡安翰威特人才测评和领导力发展团队